很多朋友在問小編,白毫銀針是明前茶,而白牡丹有清明茶,也有雨前茶,這概念好復雜,怎么區別明前茶、清明茶和雨前茶呢?它們在功效和作用上有哪區別嗎?
于是小編輯專門寫了這篇文章,詳述福鼎白茶中的明前茶、雨前茶和清明茶的不同。
明前茶、雨前茶是我國長江流域江南茶區按節氣對不同階段春茶的稱呼。“明前茶”是清明節前采制的茶葉,“雨前茶”是清明后谷雨前采制的茶葉。而“清明茶”,則是指清明節當天和前后各一天采摘的茶葉。
明前茶細嫩品質好,故而白毫銀針價格昂貴,稀少。
雨前茶品質尚好,故而白牡丹香氣脫俗,口感清甜。
谷雨后立夏前的茶葉一般較粗老,品質較差,口感稍厚重,但葉片含有的內容物更多,故而只用于制作壽眉餅和貢眉餅,待陳化后藥用價值更明顯。
中國的農歷是每隔15天為一節氣,大約3月5日左右是“驚蟄”,3月20日左右是“春分”,4月5日左右是“清明”,4月20日左右是“谷雨”,5月5日左右是“立夏”。
古老的農業生產一向來以節氣為農事安排的指導。福鼎的茶葉生產也是一樣,早發品種往往在“驚蟄”和“春分”時開始萌芽,太姥山“清明”前就可采白茶。
太姥山的明前茶(白毫銀針)由于芽葉細嫩,香氣物質和滋味物質含量豐富,因此品質非常好。
但由于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白毫銀針發芽數量有限,生長速度較慢,能達到采摘標準的產量很少,物以稀為貴,明前茶就更顯珍貴了。
古時貢茶求早求珍,于是把春茶劃分為“社前茶”、“火前茶”和“雨前茶”三種。
社前,是指春社前,古代在立春后的第五個戊日祭祀土神,稱之為社日。
按干支排列計算,社日一般在“立春”后的41天至50天之間,大約在“春分”時節(3月20日左右),也就是比“清明”早半個月,這種春分時節采制的特級白毫銀針更加細嫩和珍貴。
我國宋代每年要求在清明日運至長安的雀舌茶,就應該是屬“社前茶”了。
因為古時交通不便,在福建建甌采制的雀舌茶,就是用快馬日夜兼程運到長安(今西安),少說也得十天半個月。因此,每年皇宮“清明宴”上所用的雀舌貢茶必定是“春分”時節特早萌芽而采制的茶葉。
火前,即明前,因為古人在寒食節有禁火三日的習俗,三日內不生火做飯,故稱“寒食”,寒食節是清明節前一天,因此“火前茶”實際上就是“明前茶”。
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到達杭州龍井觀看龍井茶采制時,曾作詩《觀采茶作歌》,有詩句云“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騎火品最好”,是指“清明”前一日采制的茶品質最好,過早采制太嫩,過遲采制太老。
雨前,即谷雨前,即4月5日以后至4月20日左右采制的茶葉稱雨前茶。
雨前茶雖不及明前茶那么細嫩,但由于這時氣溫高,芽葉生長相對較快,積累的內含物也較豐富,因此雨前白牡丹茶往往滋味鮮濃而耐泡。
明代許次紓在《茶疏》中談到采茶時節時說:“清明太早,立夏太遲,谷雨前后,其時適中”。這對福鼎白茶來說,清明后,谷雨前,確實是最適宜的采制春茶的季節。
【延伸閱讀】
老白茶不怕買貴,就怕買假,無論是批發商還是個人購買,在選購白茶的時候一定要買有品牌的白茶,在此,為大家推薦九十三度老白茶。據悉,該茶為廠家直供,并且"九十三度老白茶"所有白茶產品在苗木選擇上都是選用無病蟲害、生長健壯、根系正常的一年生扦插苗,定期為茶樹進行修剪,在農藥、化肥等的使用也統一按照符合國家相關規定,并確保不污染環境。
詳情如下:
名稱:九十三度白茶
年份:陳年老白茶
地域:福鼎白茶
包裝:精美禮盒裝
手機:17737775114(同微信)
官網:www.93tea.com
福鼎白茶白牡丹購買鏈接: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2oq0.12575281.0.0.47ee1debvt23re&ft=t&id=609963261241
簡介:福鼎白茶是福建省福鼎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2004年6月,原國家質監總局正式批準“福鼎白茶”為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即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俗語說:“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這說明白茶經過陳放成為老白茶后,其藥用價值和品飲價值也更高。做白茶一定要有老白茶,成為了眾多茶商的共識,九十三度老白茶就是憑借推陳出新,優秀的品質在一眾老白茶品牌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