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白茶,我們平時最常接觸的幾個白茶品類,
一般是白毫銀針、白牡丹、貢眉、壽眉、老白茶、新工藝白茶這幾類。
但是事實上,這幾類白茶是按不同維度去劃分的,
按工藝角度可分為傳統工藝白茶和新工藝白茶;
按采摘等級可以劃分為白毫銀針、白牡丹、壽眉;
按儲存時間的長短分為新白茶和老白茶。
看完這些白茶品類劃分,
有沒有發現少了一種白茶品類——貢眉。
▲白茶的品類
可以說,
貢眉是白茶里非常特殊的存在,
尤其是貢眉和壽眉區分,
它們在歷史上就互有糾葛,
現實中的差別也并不是特別大,
讓很多茶友甚至不少茶人都有點理不清其中的頭緒。
▲2020貢眉王
“貢眉”名稱的由來
張天福老人的《福建茶史考》中寫道:
“從制茶種類而言,先有銀針,后有白牡丹、貢眉、壽眉”。
關于“貢眉”的由來,
最早是起源于清朝民間的一個故事,
據說是清代蕭氏兄弟制作的壽眉因其品種優異風味獨特被朝廷采購,
當時人們常把朝廷采購的物品稱為貢品,
因此便有了“貢眉”的說法。
根據這種說法,
其實“貢眉”的本質還是壽眉,
只是“貢眉”是壽眉中品質極佳的一部分能用于進貢的優質壽眉。
▲一級貢眉
另一個更為可靠的說法,
認為“貢眉”這個名字是新中國之后才開始使用的。
從林今團先生發表的《關于貢眉白茶》中,
我們可以了解到:
民國沒有資料顯示當時有“貢眉”白茶,
“貢眉”白茶是1953年開始在建甌茶廠生產的。
而且隨著時代變遷,
市場需求變化,
很多本來用來生產壽眉的茶葉原材料被專門精挑細選出來,
用以加工成更加講究的“貢眉”。
“貢眉”的三種定義
“貢眉”不僅僅它的名字由來說法不一,
對于“貢眉”的定義同樣也有很多種說法。
傳統意義上的“貢眉”
按照傳統“貢眉”的說法,
“貢眉”是以春季群體種菜茶樹的一芽二三葉為原料,
即“小白”毛茶。
它不是采摘銀針和白牡丹之后的原料制作的,
是頭春最初就開始采摘的原料,
所以“貢眉”成茶都包含茶芽。
它的發源地和主產地均在建陽漳墩南坑,
漳墩鎮政府也注冊了“貢眉”商標,
供當地幾家茶廠使用,
因此也被稱為“南坑白”或“小白”。
這也是現在才將“小白”茶青原料制作的白茶叫做“貢眉”的原因之一。
國標定義的“貢眉”
根據國標GB/T22291-2017中對“貢眉”的界定,
“貢眉是以群體種茶樹品種的嫩梢為原料,經萎凋、干燥、撿剔等特定工藝過程制成的白茶產品。”
可見,
國標定義的“貢眉”和傳統意義上的“貢眉”,
是有共通的地方,
它們都定義了“貢眉”的原料是群體種菜茶,
而且是獨立一個類別白茶品類,
并不等同于壽眉。
市場認為的“貢眉”
隨著白茶市場的火熱,
白茶的分類也逐漸精細化,
而白茶的主產地僅有福鼎、政和、建陽等為數不多幾個地方,
地域面積相對來說并不大。
面對日益增長的白茶需求量,
只能將白茶采摘和生產效益最大化。
因此市面上普遍將這種品質等級優于壽眉,
又比牡丹略有不足的白茶稱為“貢眉”。
這種“貢眉”更多的是市場賦予的一種的叫法,
將它與壽眉進行品質區分,
換句話說,
“貢眉”就是精制版的壽眉。
【延伸閱讀】
老白茶不怕買貴,就怕買假,無論是批發商還是個人購買,在選購白茶的時候一定要買有品牌的白茶,在此,為大家推薦九十三度老白茶。據悉,該茶為廠家直供,并且"九十三度老白茶"所有白茶產品在苗木選擇上都是選用無病蟲害、生長健壯、根系正常的一年生扦插苗,定期為茶樹進行修剪,在農藥、化肥等的使用也統一按照符合國家相關規定,并確保不污染環境。
詳情如下:
名稱:九十三度白茶
年份:陳年老白茶
地域:福鼎白茶
包裝:精美禮盒裝
手機:17737775114(同微信)
官網:www.93tea.com
福鼎白茶白牡丹購買鏈接: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2oq0.12575281.0.0.47ee1debvt23re&ft=t&id=609963261241
簡介:福鼎白茶是福建省福鼎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2004年6月,原國家質監總局正式批準“福鼎白茶”為原產地域保護產品(即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俗語說:“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這說明白茶經過陳放成為老白茶后,其藥用價值和品飲價值也更高。做白茶一定要有老白茶,成為了眾多茶商的共識,九十三度老白茶就是憑借推陳出新,優秀的品質在一眾老白茶品牌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