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整體對比來講,紅茶系的口感一致性太強,以致于我們忽略了對她的重視;從口感傳遞而形成的觀念里,似乎覺得紅茶缺乏特殊的標記,缺乏顯著的性格;它適用人群廣泛,被接納度最高,似乎永遠成不了發燒級茶友的追求對象,這又給消費造成了誤導,紅茶很平常,缺乏可陳。
不但如此,大多品牌商對紅茶的態度和認識也被傳統觀念左右,無論從產品的開發還是品牌產品線的構成,紅茶都是配菜,頂多作為區域茶品的補充,豐富陳列的效果而已。
但是在終端零售領域,紅茶卻實實在在的救過無數茶商的命,在店內產品出貨不足的情況下,紅茶的推銷顯得尤其給力,更有甚者,掛普洱茶賣滇紅、掛綠茶賣紅茶的例子多的數不過來,足以證實紅茶的魅力。即便如此,沒有幾個茶商給別人講,我是專門賣紅茶的,似乎多么丟了專業一樣。
實際我們仔細琢磨,紅茶簡直萬能,對于品牌來講,又是天生的品牌調料。
對大茶系譬如云南茶系來講,專注滇紅的企業有目共睹不多贅述;但就普洱茶品牌說,開發紅茶進入產品線,對普洱茶消費群進行多樣化補充,額外增加營業額并非壞事,如果引入概念,通過紅茶有理有據的拉出云南白茶和滇綠的介入,讓云南茶系顯得完整而獨立。快消時代的到來,通過專業來引導消費的方式會越來越力不從心,紅茶天生的高接受度負責側面引導品牌消費和活躍度的功能不容忽略,很巧妙的補充了普洱茶相對專業的品選方式,帶動品牌消費。
對于中國很多的綠茶產區來講,品牌商通常以綠茶作為產品的核心進行專賣的產品開發,雖然近些年傳統綠茶產區相繼推出紅茶產品,但仍然對紅茶缺乏必要的重視;譬如我們在以前的文章講過,地方小茶種的綠茶想要走出區域壁壘是很困難的事情,但如果讓紅茶排頭綠茶配合,跨區域的營銷就變的容易,紅茶的口感一致性讓各個消費區域的消費者比較容易忽略產地產區的心理默認,僅僅通過廣告的訴求和引導就有可能解決綠茶成功跨區。
對于各種的零售店來講,如果所經營主要茶種銷售不暢,紅茶來湊的方式想必不用多說,通常情況下并不會讓人失望。批量出貨的我仍建議單品大宗,零售強勢的建議有很好的包裝形式;當然前提是茶品靠譜工藝講究口感無瑕。
如果再用心想要跨界來說,朋友們可以觀察,所有的快消類茶飲店,為何總是使用紅茶作為底版進行調配呢,雖然嚴格來講這不屬于真正的茶行業,但絕對說明紅茶的可塑性不可替代;當然如有可能,您也可以在現有的茶店跨界一個速飲外賣品牌,投資非常小,形象塑造和產品開發也容易的很,試試身手也不錯。如果實在想做又心里沒底,文末二維碼保證你項目落地。